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搭载自研Rising Pilot系统,飞凡R7能否打赢智能驾驶

来源:智能系统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1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记者了解到,搭载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的飞凡R7拥有33个高阶感知硬件,其中国首发量产的Premium4D成像雷达、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,以及全球首发量产的Luminar 1550nm高规激光雷达

记者了解到,搭载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的飞凡R7拥有33个高阶感知硬件,其中国首发量产的Premium4D成像雷达、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,以及全球首发量产的Luminar 1550nm高规激光雷达,堪称Rising Pilot感知硬件的“3张王牌”,奠定了该系统的硬核底层实力。

据介绍,Rising Pilot全融合智驾系统拥有最强大脑——Orin X超算力、高带宽的芯片,不仅功耗更低,而且性能更强,单颗芯片算力达到254Tops,不仅让顶级硬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效能,同时满足业界普遍预计L3-L4级别100-1000Tops的算力冗余要求,为之后升级迭代、持续进化提供算力储备。

目前行业内智驾算法主要分为前融合和后融合,各有优势、短板。前融合指系统会将传感器感知数据进行整合,输出一个感知结果,再进行决策。这种算法对不同类型源数据的时效性要求高,对硬件算力有更强要求。后融合指所有传感器均输出感知结果,供系统决策。它的弊端是单一类型的传感器因自身能力限制,受位置、光线以及速度等因素影响,可能发生漏检或误检。


吴冰介绍说:“飞凡智驾500人团队,经过了2年多时间,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,通过全融合的算法,将顶级硬件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,而且还有持续的成长和进化的可能。我们希望通过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的发布,改变智能驾驶的游戏规则,真正让上汽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
而Rising Pilot的Full Fusion全融合算法,是将前融合和后融合两个过程同步进行,对视觉、毫米波、激光雷达等独立的感知结果进行后融合,同时综合激光/毫米波+图像的前融合结果进行全要素全观测周期融合,并依靠高带宽、超算力芯片平台的安全冗余部署,在毫秒级内,完成感知、融合、预测、决策、执行等一整套应急反应,为用户带来可持续进化、更安全、更完备的高阶智驾体验。

随着Rising Pilot的强势入场,飞凡汽车在智能驾驶赛道上的“非凡之路”也将正式启程。“未来,通过OTA不断升级,飞凡R7还将逐步实现更多场景、更高阶的辅助驾驶体验。”吴冰说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
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

硬件可以通过资源整合,软件算法的研发实力则是智驾发展“元能力”。飞凡汽车行业首创的全融合算法可谓刷新了智驾行业高度。

以进出匝道为例,提前识别进入多岔口匝道的三角区域是目前智驾技术的难点,很多智驾系统经常出现错过匝道口、匝道内“画龙”等各类问题。Rising Pilot可通过更远距离和更精准的综合感知,提前识别匝道三角区域,从而有更充裕的时间提前进行变道准备。其能实时识别前后车辆的行驶状态与趋势等周围路况,从而在安全范围内实现变道,并与前后车共同汇入匝道。

据悉,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是由飞凡智驾团队的500多位研发人员历时900余天,从0到1攻坚克难完全自主研发而成。不仅如此,针对多个普遍被视为行业难点的极端场景,团队进行了长达40万公里的高速领航功能路测。目前,在匝道全域增强识别、超灵敏静态路障感知、雨雪雾天超视距识别等智驾场景识别上,Rising Pilot均具有显著优势。

近日,上汽飞凡汽车宣布,其全栈自研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正式落地,并将在10月随飞凡R7一同交付给用户。飞凡CEO吴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智能化、电动化一定是对的赛道,但关键是能不能把硬件和软件很好地结合起来。”

文章来源:《智能系统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nxtxb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4/929.html



上一篇:广西系统推进自治区籍客货运车辆安装使用智能
下一篇:大疆智能车载系统加持 2023款宝骏KiWi EV正式上市

智能系统学报投稿 | 智能系统学报编辑部| 智能系统学报版面费 | 智能系统学报论文发表 | 智能系统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智能系统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